白天的我,是 CG 行业里一名沉浸在三维动画世界的从业者,在虚拟的光影里雕琢每一个细节;到了夜晚,我便化身为怀揣热爱的 Python 开发业余爱好者,在代码的海洋里探索更多可能。而此刻,我想和你聊聊这个刚刚搭建起来的博客网站 —— 它像一颗重新播下的种子,带着期待在这片我深爱的土地上扎根。
我生活在大西北,这里或许在技术和经济的脚步上慢了些,但我始终相信,哪怕是在看似落后的地方,技术也能成为照亮生活的光,能让我找到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底气。这份信念,支撑着我在白天的动画创作里精益求精,也驱动着我在夜晚的代码学习中不断前行。
很多老朋友可能还记得我之前的网站【聆曦天空】,那里曾记录着我对 CG 技术的痴迷,也珍藏着和大家一起分享资源、探讨技巧的温暖时光。可惜因为一些特殊情况,它在 2024 年 5 月正式下线了,截止下线注册用户1.95w人。但我一直记着,那些曾购买了永久会员的同行朋友们,是你们的支持给了我很多力量。
所以这次新网站搭建完成后,我第一件想做的事,就是把大家的账号迁移过来。新账号会用你当时注册【聆曦天空】的邮箱,密码暂时设为 12345678,大家登录后一定要记得改成自己熟悉的密码呀。
虽然换了新的阵地,但那份想和大家一起交流、一起成长的心意从未改变。未来的日子里,这里会继续承载 CG 相关的资源与技术分享,也会有我在 Python 学习路上的点滴心得,更会发布一些原创的工具、插件、以及相关资源。期待在这里,和老朋友们重逢,也和新朋友们相遇,让我们一起在技术的世界里,温暖相伴,共同前行。
除了生活,我工作都在做什么?
CG图形动画领域:
CG三维动画与特效制作是我的主业,在 CG 三维动画和特效领域,我主要以 C4D 为核心工具,经过多年实践,对它的操作已经比较熟练了。渲染方面,Arnold、Redshift 和 Octane 这几款渲染器我平时用得也比较多,不同项目会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:一开始常用 Octane,后来考虑到大场景容易爆显存、渲染效率等问题,逐渐转向了 Redshift,用的时间也最长,尤其在全息效果、科技场景这类项目里积累了不少经验;不过做产品类项目(比如鞋子、服饰的建模和材质)时,因为流程对接的需要,还是会用到 Octane。最近看到 Arnold 更新到 7.4.3 版本,GPU 渲染速度提升了不少,出于好奇研究了下,发现它的 GPU 渲染基于 NVIDIA 的 OptiX 技术,试了之后确实挺惊喜的 —— 最近做的无人机产品动画、大场景和裸眼 3D 项目都用了这个版本,整体感觉又快又稳,尤其是物理光追的效果,确实很到位。
特效制作方面,我接触得不算特别多,主要是在三维动画里做些点缀性的效果,用的是 Houdini。目前只能说熟悉基础操作,还远谈不上精通(毕竟 Houdini 要吃透真不是三五年能做到的)。我用了大概 4 年,对 POP、DOP、SOP 这些常规模块比较熟悉,能做些简单的特效模拟;Vellum 和 Pyro 模块也试过,做过一些小型特效,基本能满足项目需求,但如果是电影级的大型特效,还需要继续深入学习。
交互领域我也很感兴趣,用虚幻引擎有 6 年了,同样只能算熟悉 —— 毕竟引擎功能太庞大,模块比 Houdini 还多。近几年的大场景动画和一些小型交互项目会用 UE 来做,它的实时渲染效果确实不错。交互逻辑主要靠蓝图处理,偶尔会配合 Python 编程;C++ 之前学过一段时间,后来因为基础薄弱,加上精力有限就暂时放下了,不过目前用 UE 做常规的大场景动画和交互项目,经验上还是足够的,也有对应的案例可以参考。
此外,Adobe 全家桶这些辅助工具我接触了十几年,平时用来制作基础元素、做二维合成和常规剪辑,用得比较顺手,相关的项目经验也积累了不少。
总的来说,这些工具都是我在项目中慢慢摸索实践的,还有很多需要学习提升的地方,也希望能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积累更多经验。
计算机软硬件领域:
其实说到计算机相关的东西,我之前写过一篇短文,叫《作为一个 CG 三维动画从业者,为什么推荐学习一些编程?》,里面也提到过,因为从小有点兴趣,所以对电脑组装、硬件和一些操作系统相关的知识,算是比较熟悉。平时同行配电脑时,偶尔会来问问我的建议,有时候还挺信任地把预算交给我,让我帮忙在范围内挑个性价比合适的配置,能帮上忙我也挺开心的。
说起来还有件挺有意思的事,从去年开始,我试着做了点远程技术支持的活儿 —— 比如帮人远程维护电脑、修复些小 bug,或者协助装个系统之类的,收费不高,一般 10 到 300 块不等。没想到真有朋友通过 B 站找到我,愿意下单这些服务。
有时候自己也会调侃,这算是像《西虹市首富》里的王多鱼那样,把能发挥的技能尽量用起来吧,只不过我可不是什么富二代,没那么多家底可以继承,就是想着能多做点事,发挥点小价值而已~
服务器linux领域:
其实接触这一块,最早是 2018 年做网站的时候。当时为了把网站【聆曦天空】搭起来,才慢慢学着了解 Linux 运维的一些基础内容,中间也多亏了几位行业里的朋友 —— 有在小米、字节工作的前辈,给了我不少耐心的指导,真的特别感谢他们。
后来折腾家里的网络,比如装软路由、试着搭 docker 容器,还有自己 DIY NAS,慢慢接触到了服务器和迷你主机这些设备,也顺带熟悉了网站和一些linux服务项目搭建的基本流程。南京和广州有两家做跨境电商的小工作室,他们可能觉得我还算懂点这方面的东西,就让我帮忙远程维护服务器和网络。其实也不算什么复杂的工作,主要是日常看看运行状态、处理点小问题,偶尔部署一些容器服务之类的,每年他们会给 1w 到 2w 的费用,现在想来还挺感谢他们信任的。
Python编程领域:
上学的时候我其实挺喜欢编程的,高中接触过 VB,大学也学过 C 语言,算是打下了点小基础。后来入了 CG 这行,精力主要放在工作上,编程这块就没怎么深入研究了。不过做网站的时候,偶尔需要改改 PHP 、JavaScript代码、处理数据库相关的内容,以前学的那些基础知识倒还能派上点用场。
2023 年项目不多,刚好有空闲,就花了半年时间系统学了学 Python。初衷很简单,就是想解决工作和生活里一些重复劳动的问题。比如我用 C4D 做项目时,自带的重命名工具不太顺手,网上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,就试着自己写了个插件用。后来放到 B 站上,没想到有不少同行觉得好用,还挺意外的。
前段时间需要下载一些海外视频做项目参考,发现 IDM 偶尔会失灵,其他工具又偏贵,就又动了念头,基于学的编程知识捣鼓了个小工具,能下 YouTube、B 站、Vimeo、Instagram 这些平台的视频,自己用着还行。现在也会接一些简单的小工具定制开发,算是多了个小小的副业,能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,感觉还挺踏实的。
所以我到底是干什么的?都会做哪些事情?
综合来看,我目前主要专注于 CG 图形、三维动画、建模、材质贴图制作、特效及视频制作相关的业务。虽然有自己的小工作室,但团队伙伴都是居家协作的模式,省去了办公室租赁这些成本,所以在报价上能比市场平均水平稍低一些,这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小优势。当然,价格优惠的同时,项目质量我们是绝对保证的,这一点一直是我们的底线。
至于副业,平时会帮人做些远程的计算机维护、系统安装,或者搭个软路由、组装电脑和 NAS 之类的;另外,也会接一些基于 Python 的小工具或脚本开发,算是利用业余时间多发挥一点技能吧。